生物技術研究室針對我國水產育種面臨的技術瓶頸,開展前沿共性育種技術創新研究,利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生物技術”,構建和優化泛基因組分析、全基因組選擇、基因編輯等前沿共性技術,結合工廠化循環水、深遠海養殖等養殖模式,應用到大黃魚、鱖、羅非魚等重要養殖物種的性狀解析和種質創制。
生物技術研究室現有職工3人,都具有博士學位,包括研究員1人,助理研究員2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人。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和省部級項目3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在Endocrinology和Aquaculture等雜志發表論文近70篇,擔任多個SCI期刊編委和審稿人。
生物技術研究室依托農業農村部“生物育種基因型鑒定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積極拓展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與院東海所、黑龍江所、淡水中心、廈門大學、西南大學、云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華智生物公司等單位的研究團隊建立了穩定的學術合作關系,同日本九州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巴基斯坦信德大學等國外科研機構的水產研究相關團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機制。
生物技術研究室的發展目標是開發前沿共性育種技術并創制水產新種質,為我國水產種業的創新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