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5日,漁工所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江蘇如東試驗基地工作人員前往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觀學習。該實驗室擁有可模擬產生海浪、海流和潮汐等綜合作用的多功能水池;低、高頻(長、短周期)復合造波系統;大波流水槽;渾水水槽;溢油水槽;海洋環境水槽;非線性波浪水槽;冰區溢油環境實驗系統;電液伺服結構疲勞試驗系統;二維水下地震模擬系統;大型高精度靜動三軸儀;土工靜力-動力液壓三軸-扭轉多功能剪切儀;基于 PIV&LIF 的流速場、濃度場同步測試系統等。是目前國內港口工程領域最先進的實驗室之一。
5月6日,如東試驗基地工作人員與大連理工大學柳淑學教授就帶網箱的浮式防波堤物理模型試驗進行了探討。柳淑學教授系中國水利學會水利量測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水道港口》理事會理士, 第八屆編輯委員會委員,負責或參加研究課題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多向極限破碎波浪的模擬研究”等多項國家自然科學課題研究。柳淑學教授對浮式防波堤物理模型試驗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對于漁工所如東實驗基地接下來即將開展的試驗明確的指明了方向。下午,由實驗室老師帶領基地工作人員對實驗室水槽、水池進行了參觀,期間對正在進行的各個實驗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與李木國教授就造波機使用、維護與未來建設展望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李木國教授在國內首先開展了多向不規則波的模擬理論研究,并研制了國內首臺大型液壓伺服多向不規則波造波機,使我國的波浪模擬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結束了該類設備只能靠引進的歷史。在國內首次成功地采用儀器陣列法觀測到風浪場的方向譜。李木國教授對基地未來造波機等設備的使用及規劃提出的寶貴意見。
通過此次交流活動,漁工所如東基地工作人員學習了包括試驗方法,儀器設備維護等許多經驗,促進了基地科研項目的發展。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江蘇如東試驗基地未來試驗項目的開展起到了推進的作用。

圖1 柳淑學教授為基地工作人員講解浮式防波堤試驗

圖2 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水槽及港池